《黃帝內經》:打開認識生命的另一扇門
發布時間:2023-08-17 08:59:25 | 來源:新華社客戶端 | 作者:王慶其 | 責任編輯:孫靈萱《黃帝內經通解》
青山閑人 著
辛丑年冬月,友人青山閑人將其數年研究的作品《黃帝內經通解》寄給我。欣喜之余,我急不可耐地展卷閱讀,令我極為驚詫。不僅內容“解讀”通俗易懂,開門見山,深入淺出,且體例新穎,“參悟”獨出機杼,提要鉤玄,直搗心源,想不到作品竟出自一位非醫專業的《黃帝內經》愛好者之手,實屬難能可貴。《黃帝內經》素有“其文簡,其意博,其理奧,其趣深”之說,經過作者的“通解”,令艱澀難解、博大精深的古代經典大白于讀者面前,使我似乎頓然領悟“大道至簡”的道理。
中醫學是中華民族的偉大創造,是中國人原創性的生命科學。《黃帝內經》(以下簡稱《內經》)是我國現存最早的中醫經典巨著。它從“天地人三才一體”思想出發,從生命的演化過程中把握生命活動規律;不僅從宏觀的角度論證了天、地、人之間的相互關系,并且運用了古代多學科的理論和方法闡述了醫學科學最基本的命題——生命規律,從而建立起具有東方文化特色的中醫學理論體系,使中醫學成為一門獨立的學科。如果說西方醫學用形式邏輯與實證方法開啟了認識生命的一扇門,那么《內經》則用傳統中華哲學智慧和豐富的實踐經驗為世界打開了認識生命的另一扇門。
人是“天、地、人”關系的總和
中國的先人們無論探討宇宙的生成或是探索生命的奧秘,實質上都是圍繞著“天人”關系展開的。“天人之學”是中國哲學的思維起點,也是中國人最基本的思維方式。
《內經》受中華傳統文化“天人合一”思想的影響,提出“人與天地相應(參)”的觀點,《靈樞·歲露論》載:“人與天地相參也,與日月相應也。”《靈樞·刺節真邪》載:“與天地相應,與四時相副,人參天地。”《內經》認為人是“天、地、人”關系的總和,它從“天地人三才一體”思想出發,從生命的演化過程中把握生命活動的規律。《素問·舉痛論》載:“善言天者,必有驗于人。”《內經》認識“人”必須聯系“天”,“天”的本體是“人”。傳統文化中的“天”,以“人”為基礎和起點。人體是一個“小宇宙”,宇宙是一個“大人體”。“天”就是大寫的“人”。“天人合一”思想是中醫學最基本的核心理念,它貫穿于中醫學理論體系的全部,并作為臨床疾病防治實踐的指導思想。
生命是“形神合一”的統一體
形神關系是哲學領域中的重要命題,形神是生命的基本要素。從哲學上講,形神關系的本質是物質和運動的關系;從醫學上講,其實質是機體與機能、肉體與精神的關系。人的生命是肉體與精神、身與心、形與神的統一體。《內經》受形神一元論觀點的影響提出“形神合一,乃成為人”的觀點,心身關系的本質是形神關系。《荀子·天論》載:“形具則神生,好惡喜怒哀樂臧焉。”《內經》關于形神關系的含義是神本形而生。《靈樞·本神》載:“故生之來,謂之精,兩精相搏謂之神。”人的生命來源于父母陰陽兩精的結合,即精成而后神生,形神俱備乃成為人。明代醫學家張介賓的概括富有哲理:“形者神之體,神者形之用,無神則形不可活,無形則神無以生”“形神俱備,乃為全體”,張氏的描述堪稱經典。《內經》還告訴我們:形神和諧,健康長壽。《素問·上古天真論》載:“故能形與神俱,而盡終天年。”形神失和則病,形神分離則亡。《靈樞·天年》載:“百歲,五臟皆虛,神氣皆去,形骸獨居而終矣。”形神合一的觀點是中醫學的生命觀,也是心身理論的本質。心身醫學存在的價值和意義,就是對現代醫學根深蒂固的心身分離觀念和單純生物醫學模式的提醒,它促使人們用整體的醫學觀點,去認識生命、健康和疾病的本質。
健康是人體的一種和諧狀態
什么是健康?《靈樞·本臟》中有一段精辟的敘述,其中的“人之常平”即指健康無病之人。“血和”“衛氣和”合稱“氣血和”,概括為氣血運行和暢;“志意和”可以理解為精神活動正常;“寒溫和”指人能適應外界寒溫環境。要之,健康的本質是天人和、形神和、氣血和。古希臘哲學家阿爾克邁翁曾說:“健康就是一種和諧的狀態,是一些成對的相反因素之間的平衡。而疾病只不過是和諧遭到破壞的表現,是一元素多于另一元素,或者一對元素多于另一對元素所致。”在《內經》的作者看來,健康是天與人、心與身、氣與血的一種和諧狀態。既然健康的本質是和諧,那么疾病就是天人失和、心身失和、氣血失和的結果,治療疾病的目標是采取各種治療措施,治療因內外致病因素作用于人體而產生的種種不和諧的癥候,最終達到“致中和”這個總目標。“致中和”,對于治療疾病來說,就是臟腑氣血陰陽恢復“中和”的狀態,就恢復了健康。
“治未病”思想體現人類憂患意識
在中華傳統文化中有關憂患意識的記載甚多。如《周易·系辭傳》說:“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亂;是以身安而國家可保也。”從社會發展的本質看,憂患意識存在于人類實踐活動的一切領域,包括對待自然、對待社會、對待人類自身,都可能產生憂患情緒。受中華傳統文化的深刻影響,人類對于自身的健康和疾病問題也充滿著憂患意識。《內經》提出:“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亂治未亂,此之謂也。夫病已成而后藥之,亂已成而后治之,譬猶渴而穿井,斗而鑄錐,不亦晚乎!”“治未病”思想充分體現了傳統文化居安思危的憂患意識,居安思危則安,居安思安則危;未病思防則健,未病不防則病。這也說明在中國古代治國、治人理無二致。
《黃帝內經通解》為博大精深的中醫學經典普及大眾,作出了有益的嘗試。青山閑人要我為《黃帝內經通解》寫序,實不敢當,乘此沉下心來認真拜讀之際,掩卷沉思,并由此生出一些學習《內經》的感想,很不成熟,管窺蠡測、舛訛闕漏定多,現不揣淺陋,冀求正于賢達。(王慶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