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靈的教育》:真正的教育是靈魂教育
發布時間:2023-08-18 08:59:50 | 來源:新華出版社 | 作者: | 責任編輯:孫靈萱拿到《心靈的教育》,初讀、再讀......直至愛不釋手!本書共九章:第一章闡述了對生命、心靈和靈魂教育的深刻思考與感悟。第二章講述了作為教師的成長經歷和體會,包含了對課堂教學的長期實踐與探索。第三章闡述了對教育本質的深入思考,表達了對教育使命的深切體認。第四章闡述了教育價值引領與學校治理現代化,重點是對校長領導力的探索和研究。第五章闡述了順天致性、尊重個性、解放心靈、舒展生命的教育文化與人才成長規律。第六章闡述了家國文化的基因和家庭教育的智慧。第七章闡述了教育與人生的關系,蘊含著信仰、希望和愛,飽含著對學生的諄諄教誨和殷切期望。第八章闡述了中國傳統文化對教育的深刻影響,是關于文化與教育的哲學思考。第九章探索了人工智能教育與創新人才培養的規律,展望了未來教育的美好愿景。
《心靈的教育》中的思想觀點,故事情節,直抵心靈。通過閱讀加以體會,我被深深地震撼了:是對教育事業多深的熱愛和執著才會有如此深刻的領悟!我不禁深思.....這里,我想從幾個方面來說一說我的收獲和感想。
一 、教育情懷
文章的字里行間都體現了作者對教育的深厚情感,這與作者幼時的經歷有著緊密的聯系。“母親是教師,在我的記憶中,母親總是那么辛苦而堅強,備課、批改作業、操持家務,整日不停地干,永遠無怨無悔。作為母親,她對孩子生活上關心、品行上嚴格要求。作為教師,她對學生充滿了愛心。當我也做了教師之后,母親對我說:‘當老師要愛學生,不愛學生當不了好老師。’從母親那里,我感受到了教師的辛勤和無私,感受到了母愛的深厚和博大,學會了如何面對生活的壓力而堅忍不拔”,“聽父親漫談,在我是一種享受。由此我了解了許多知識,懂得了許多做人的道理。我知道了屈原、李白、陶淵明,知道了‘鑿壁取光’的故事。父親在醫院工作,懂醫學,善書法,閱歷廣,為人端方厚道,喜歡讀書思考。他經常掛在嘴邊的話就是‘種花得花、種豆得豆’,‘以誠待人,寬厚待人’,‘堂堂正正做人,踏踏實實工作,認認真真學習’。父親的人格與學識對我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啟迪了我對文化的興趣”。
家庭是影響一個人一生的根基,正是這樣的家庭氛圍培植了作者熱愛教育事業的情懷,也在作者兒時的心靈中種下了一顆種子:做泥土的事業,用祥寧的光明善好去溫暖他人。“泥土最珍貴。將美德的種子種進心靈的土壤里,種子孕育生長,終有一天會破土而出,綻放華美與精彩。教育是播種,是厚重質樸而又光榮的事業。”作者如是說:“人可以如泥土一般質樸,平凡無奇。但平凡正是美的極致,正是平凡的泥土中誕生了碩果與豐收。付出智慧汗水,才有桃李芬芳。讓教育離泥土再近些,讓泥土孕育豐碩的收獲,這是新時代教育的希望。”這粒種子在作者心靈厚實的泥土中破土、發芽、生長,終長成如《心靈》封面的那棵樹般:樹心、樹人,枝繁葉茂,生機勃勃!
二、熱愛與點燃
作者踏上講壇所教的第一篇課文是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為了備好這一課,他幾乎用了一個暑假的時間,整整寫了一大本備課筆記。他反復閱讀課文,總覺得文字后面有豐富的內涵和生動的美感需要去品味、去體會。讀了《朱自清傳》,對朱自清先生有了形象的了解。隨著閱讀的不斷深入,他感覺自己逐漸進入了朱自清先生的心靈世界和《荷塘月色》的藝術境界,與文中的每一句話,每一個字,好像都有了情感、有了生命似的,在他的心中活了起來,一種如月光般朦朧而純凈的情致縈繞于胸。我曾有幸當面聆聽了作者的一次報告會,他在講到自己由于長時間伏案備課,以至于桌面磨出了倆深深的肘印時,我的眼眶是濕潤的:這是一種怎樣的熱愛啊!因為熱愛,所以樂于奉獻。因為熱愛,所以富于創造。正是因為熱愛,才會用自己的熱量去點燃生命的火種。
真正的教育是靈魂教育。教育是育人的事業,要點燃生命的火種,要以人為本、合乎人性,尊重人的個性、珍愛人的靈性、提升人的德性、啟迪人的智慧、發展人的能力、培養人的創造性。教育應該讓學生享有健康幸福,過自在的生活,過有意義的生活,要讓學校成為學生向往和留戀的地方。教育的要義是為了人的健康、幸福與發展。德是教育的根本,智是教育的源泉,愛是教育的靈魂。
三、涵養美德
樹人先立德,立德先立心,一德立而百善生。這一思想貫穿在《心靈的教育》始終。“道德是人的立身之本,是真善美的根基,是人生幸福、生命發展、世界和諧、人類和平的基石。一個有道德的人,才是一個有尊嚴的人;一個有道德的民族,才是一個有希望的民族;一個有道德的世界,才是一個能長久和平的世界。”人類文明最初的起點始于善性。當人選擇在困難中幫助他人、善待自己以外的生命時,文明方能開始建構。教育也是如此。教育應該從尊重生命開始,使人向善、胸襟開闊,使人喚起自己身上美好的善根,克服獸性,轉向人性,修養善性,培養德性,傳遞愛與慈悲,實現生命的價值,修煉高貴的靈魂。
作者身體力行詮釋了這一點。汶川地震的余震尚在,作者就帶隊到重震區,在樹林,在戶外的帳篷,和孩子們在小黑板上寫下:愛!《心靈的教育》中作者多次提到培養學生的愛心和民族魂,倡導學生做公益等。因為堅持立德樹人,重視學生道德品質的涵養,培養德才兼備的優秀人才,是造就時代新人的重要使命。青少年處在價值觀形成和確立的時期,這一時期的價值觀養成十分重要,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就要修身養德。德是青少年心靈的底色、人生的方向。
立德樹人是中國教育的優良傳統,是當代教育的根本任務;面向未來,教育更應該以德為先,固本培元。德為才之帥,一個人的品德決定了一個人的方向。中國教育只有旗幟鮮明地堅持立德樹人,才能真正解決為誰培養人這個重大問題!“有德而厚道,當為大德;有識而深邃,斯為大識;有才而性緩,當屬大才;有學而謙遜,應為大學;有愛而無私,定屬大愛;有勇而涵容,方為大勇;有智而心和,定為大智。”
四、心靈的感悟
閱讀《心靈的教育》如面對一位溫文如玉的君子,心靈得以凈化,思想終被點燃,被作者的思想、文字所溫暖著。
掩卷沉思,回顧自己這三十多年的教育生涯,與作者有許多心靈的相通。其實教育就是,即使你在陰涼處,我也要把光給你挪過來,照亮你,點燃你;好的教育者就是溫暖別人。
有幸從事教育事業,甘于平凡,樂于奉獻,安心于三尺講臺,教書育人,堅守教育良知,這也正是我矢志不渝的追求。正是從平凡的工作中,我體驗到了教師的辛苦和幸福。多少個日子,我將滿腔的愛獻給學生,與學生朝夕相處,對工作兢兢業業,精心備課,認真上課,指導學生的學習,關注學生的心理,尊重學生,關懷學生,把每一個孩子都看成自己的孩子,為學生的成長傾注心血和汗水。每當看到學生的笑臉,看到學生的進步,我都會感到由衷的欣慰。
教育是通過現存世界的文化而導向人的靈魂覺醒。教育的靈魂是愛。教育是生命對生命的影響,心靈對心靈的喚醒。我熱愛學生,向學生傳遞教育的溫暖,奉獻自己真誠的愛心。對學生的愛心,化作春風,吹開學生的心靈;化作春雨,澆灌學生的心田。
柏拉圖說:“教育非他,乃是心靈的轉向。”教育向善,引領人向著真善美,追求愛與智慧。
每一個心靈都是自然宇宙與人類智慧的結晶,每一個孩子都有豐富的心靈與巨大的潛能,教育要將其內在的能量喚醒。孩子的內心就是一個蘊含寶藏的世界。在這個世界中,有良知、有智慧、有理性、有激情、有意志、有品格、有美感、有火種。如果不能潛入到人類靈魂的最深處去感悟生命的神奇,我們就永遠找不到教育的力量。我將以《心靈的教育》為指導,始終不渝地秉持著以愛育愛的宗旨,自覺地實行心靈教育的使命。
我從事著世界上最美好的事業——教書育人的事業,塑造靈魂的事業。這溫暖的事業,溫暖著我和學生的心;這教育的詩篇,伴隨著生命的茁壯成長。珍愛生命,塑造生命,立德樹人,為國育才,每一個平凡的日子都伴隨著教育這闕弘大的交響樂而來,我深感時代的洪流激蕩,深感祖國的繁榮偉大,深感教育的意義和價值,我對自己所從事的事業充滿了熱愛和深厚的使命感。我真想由衷地說一聲:今生能從事如此偉大而溫暖的事業真的很幸福!(根據山東省淄博市淄川實驗中學翟小卿《心靈的教育》一書書評摘編,有刪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