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情書寫宏闊細微的山鄉巨變
發布時間:2024-06-05 09:03:55 | 來源:人民日報 | 作者:劉瓊 | 責任編輯:孫靈萱劉瓊
作品在調查研究和深入思考相結合的基礎上,通過清醒、精準、深情的筆墨,把中國農村改革發展的先進經驗凝固為文學文本,可謂新聞大視野下新鄉土文學寫作的突破。
《山這邊,山那邊》:勞罕、邢宇皓、盧澤華、常河著;安徽人民出版社出版。
農民美好生活的愿景是什么?村莊發展的內外動力在哪里?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偉大征程中,鄉村全面振興的道路怎么走?“窺一斑而見全豹”,由勞罕、邢宇皓、盧澤華、常河創作的長篇報告文學《山這邊,山那邊》,以蘇皖交界處伍員山下兩個村子在黨領導下的農村改革、鄉村振興、村莊巨變為案例,對上世紀90年代中期以來中國東部鄉村30年變遷進行細致觀察和生動書寫,對時代之問努力給出現實解答。
《山這邊,山那邊》將歷史思維和火熱現場融通,既有“我”的一以貫之的視角,也有“我們”的扎實、科學、系統的研究,寫生產建設之路,更寫美好生活之道,在豐富具體的實踐中探索共同富裕、人與自然和諧共生、鄉村文化建設等議題。作品發揮記者深邃的洞察力和文學家的雄渾筆力,在調查研究和深入思考相結合的基礎上,通過清醒、精準、深情的筆墨,把中國農村改革發展的先進經驗凝固為文學文本,可謂新聞大視野下新鄉土文學寫作的突破。
勇于發現問題并善于解答問題,深刻的思想性,積極干預現實生活的能力,是這部作品的顯著特色。
《山這邊,山那邊》聚焦當代農村改革發展的熱點,書寫黨的政策和國家重大發展戰略在基層的貫徹落實,直面基層社會建設的難點和問題,通過長達30年的追蹤調查,用兩個村莊的比較案例法,深入探討鄉村全面振興的有效路徑和寶貴經驗。作品人物典型,事跡突出,生產生活中的曲折和波瀾細節充盈、含義豐富。
近30年來,作者持續關注兩村并多次進村蹲點,細致調研,深入思考,在《人民日報》《光明日報》先后發表了《山這邊,山那邊……》《三年再訪山兩邊》《蘇皖兩個相鄰山村的歲月嬗變》等多篇調研報道。以這場長期調研為底料創作的報告文學《山這邊,山那邊》堅持問題意識,堅持整體觀和辯證思維,堅持實事求是,對來自鮮活生產生活現場的經驗進行歸納。這些經驗公開報道后,在鄉鎮掀起大討論,助推了當地經濟社會發展和鄉村風尚轉變。報告文學《山這邊,山那邊》以及系列調研報道的刊發出版,印證了作家兼記者運用手中之筆積極介入生活、干預生活的擔當和能力。
體現鮮明的人民性,“用最接地氣的話,講最火熱的話題”,形象反映人民群眾的思想、感情、愿望和利益,文風親切,情感醇厚,使這部作品引發共情。
《山這邊,山那邊》善于捕捉當代中國鄉村建設發展中的新變化、新風尚,“腳上沾著泥土”,不僅采寫素材全部來自作者對當代鄉村現實的第一手調查研究,題材和案例具有獨家性,寫作的角度具有高度的原創性,而且自覺站在人民立場觀察和思考問題。
“山這邊”的安徽省郎溪縣下吳村與“山那邊”的江蘇省溧陽市洑家村,“同溪”“同山”“同一起跑線”,從不同步伐、不同節奏到相互協作、共同發展,其間的迷茫、奮斗、曲折、夢想、波瀾、發展以及你追我趕、“比學趕幫超”,蘊含著許多跌宕起伏的故事。作品通過兩個相鄰小山村30年改革發展事實,生動論證了人民性是馬克思主義的本質屬性。正是因為懸系著老百姓關心的問題,抓準了時代的脈搏,抓住了寫作的重要根源——生活,作品所抓話題才會及時有效,所議問題才會切中肯綮并具有溫度和高度。
作品回歸“報告”和“文學”本位,充分彰顯報告文學重視時度效的文體優勢,形象飽滿,細節扎實,語言清新、淳樸、貼合生活又耐人尋味。
在信息極大豐富的全媒體傳播環境下,報告文學的文體活力,來源于其對時代生活的觀察、發現和記錄。關于報告文學創作的思想性和文學性如何相得益彰,近年來探索很多。《山這邊,山那邊》無論是創作的邏輯動力和思想刻度,還是文本的美學呈現,最終都較為有機有力地統攝于生動的文學性之中。
在現實主義精神的燭照下,《山這邊,山那邊》引入第一人稱視角,以解剖麻雀式的精細功夫,采用沉浸式體驗和調研采訪形式,將兩個村落置于顯微鏡下進行長期細致觀察,并將村莊內在的微妙悸動和村莊外部的細致變化,巧妙重構為生動的文學故事。在典型環境中塑造人物形象,特別是關于“新梁生寶們”的系列刻畫以及對鄉村生活中涌動的新事物的書寫,抓住人心、人性和環境特點,富含時代信息和文化特質。古老而葆有活力的村莊經由精心錘煉的接地氣的語言呈現出來,令人難忘。
好作品一定是生活的饋贈。作為一部兼具思想性、人民性和文學性的報告文學作品,《山這邊,山那邊》甫一問世便引起關注,創作層面的確有一些經驗值得總結。其中,作者求真務實、心憂民生的情懷和態度尤其給人啟發。